捕捉浪花蟹、乘坐膠筏在河岸上漂流、灑下八卦網、傳統的原住民射箭和藤編,那是由靜浦部落所累積出的阿美族文化。鮮紅色的長虹橋,有著新與舊的差異,陣陣海風吹拂著由太平洋上的浪花,拍起又打下,竹筏在秀姑巒溪下緩慢遊行,Cawi' 的部落歷史在靜浦國小後是個難以平息的傷痛,期許著安息,喚起來靜浦部落的深度旅行方式,一個人也能到部落旅遊,那份寂靜與獨自面對的未知目標,花蓮兩天一夜簡單安排,來趟說走就走的阿美族部落行。
走進部落,迷戀山、迷戀海,踏入部落日常的角落,呈現最美好的旅行提案。「Pahanhan 部落雜貨店X海人家部落旅宿」改造大賞,在東海岸展開,從部落旅遊品牌「一烈!海派過生活」旗下的:Pahanhan 部落雜貨店和海人家部落旅宿,強調在地部落的文化特色和空間改造,讓想要深度旅行的人們,能得以有個歇腳的地方,並結合部落本身文化概念本身,包含 8 個品牌等,卻有截然不同的故事風貌。
你對花蓮光復的印象是什麼?光復糖廠?馬太鞍溼地?太巴塱部落?大農大富?這次,推薦給你不一樣的花蓮光復一日遊走法,跟著「植村拓哉」探索馬太鞍溼地,體驗正牌「流水席」的美食饗宴,親手製作毛絨絨苔球,有著綠色植物的觸感以療癒大地與自己。手作的魅力與溫暖是無限大的感動,走到光復糖廠吃冰,也親手將甘蔗榨汁、熬煮成屬於自己的一罐暖心黑糖。對原住民文化而感到興趣嗎?馬太鞍部落有許多的回鄉青年,打造獨一無二的品牌系列工作坊,能在此體驗手作的溫暖與各種好吃甜點喔。
一起 calacahay 都歷,於台東成功都歷部落的工作假期,我們在會呼吸的海邊與阿美族的族人們,一起建造停放膠筏的小屋,也是海邊的小涼亭,需要先上山採集山棕與相關材料。用漫步的方式,深度都歷所發生的過往與歷史,跟著族人一起了解阿美族的植物知識,捲著菸草、泡著藥草足浴、編織都歷月桃手環。
改造老屋大作戰,是我們這次前來部落學習工作營「一起 MINANAM 電光」的主軸,透過跟在地部落人們交流的形式,我們親手改造老屋,以感謝電光部落人們對我們的分享。用電光部落有名的竹子裝飾,用油漆彩繪部落地圖。
跟著 4 位電光職人和 1 天的生活,體驗 n 種技能。這是我們在電光部落部落工作營的第二天,跟著咖啡達人黃瀚上山採著咖啡果實,體驗洗淨、脫皮等工作,再學習不同的咖啡豆處理方式,泡著不同咖啡喝杯屬於自己的味道。這是很難得可以近身貼近一位達人,跟著他學習一天的故事。
電光部落,一個位於台東關山附近的部落,有著竹炮聞名的雷公火之役。這次跟著縱谷原遊會的部落學習工作營,來到電光部落一起 MINANAM 電光,跟著四位電光職人學習一天的深度技能,參與詮釋電光部落的雷公火之役,放著巨大聲響的竹炮響徹雲霄,改造電光部落的在地老屋裝潢並給部落一個新氣象。
我們在吉拉米代部落,用一桌餐桌美食,換一個在地部落的故事。前一篇已經講了吉拉米代部落的故事、百年水圳和天空梯田,獨特部落中才有的特殊自然景觀,這次,讓我們在地享受阿美族才有的採集功力,吃著在地的野菜與食材成為部落中的美味,拿著傳統的八卦網在純淨的溪流裡面補著生命力。
從水圳至梯田,從人文至部落,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豐南村,在 2012 年開始被登陸為「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」。在這邊眺望著天空梯田,跟著巡水人走至百年水圳,那清澈的水源孕育了這附近的生物與「哈拉米」,跟著哈拉梯田餐桌上的部落美食,用一桌餐桌美食,換個一個部落的故事。
你或許不知道織羅部落,但你也曾經看過或聽過齊柏林導演所拍攝的電影「看見台灣」中,有個令人驚豔的一個畫面。那是從空中所拍攝的「稻田中的大腳印」,這些大腳印就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春日裡中「織羅部落」。這次,前往了織羅部落,逛了部落導覽,跟著在地的部落人們體驗在地的米彩繪 DIY,吃著織羅部落才有的葛鬱金、金多兒筍與在地的稻米所形成的一桌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