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了解蘭嶼達悟族人過去是怎樣生活的嗎?一定要來野銀部落參加地下屋導覽,了解蘭嶼地下屋的構造、由來與歷史,到底蘭嶼地下屋分層幾層?地下屋又對達悟族人有怎樣過往的生活起初與習慣生活型態,跟著達悟族人踏入現在僅存的野銀部落地下屋,來趟充滿文化知識的蘭嶼行程玩法吧。
馬遠部落,身處於鮮少人知道的花蓮萬榮鄉,卻有著宛如阿凡達秘境的河谷與純淨的溪水,伴隨著布農族的杵音,我們享用了一場來自於馬遠部落的森林杵音餐桌的自然饗宴。跟著布農族返鄉青年阿光,探索丹社群的尋根之旅,學習山上植物的功用與意義,學習搭獵寮在山上能有個休息的契機,伴隨著敲響杵音的節奏與悠揚的歌聲迴盪至山谷之中,火堆中的溫暖而不熄滅,烤著、燻著食物與感恩給予一切的自然。走吧,跟著黑崎來到馬遠部落中,花蓮一日遊的馬遠部落山谷裡。
你對花蓮光復的印象是什麼?光復糖廠?馬太鞍溼地?太巴塱部落?大農大富?這次,推薦給你不一樣的花蓮光復一日遊走法,跟著「植村拓哉」探索馬太鞍溼地,體驗正牌「流水席」的美食饗宴,親手製作毛絨絨苔球,有著綠色植物的觸感以療癒大地與自己。手作的魅力與溫暖是無限大的感動,走到光復糖廠吃冰,也親手將甘蔗榨汁、熬煮成屬於自己的一罐暖心黑糖。對原住民文化而感到興趣嗎?馬太鞍部落有許多的回鄉青年,打造獨一無二的品牌系列工作坊,能在此體驗手作的溫暖與各種好吃甜點喔。
位於南投仁愛鄉,與清境一山之隔的「天空之城」瑞岩部落,隨著雲海的流動而在山谷之間而有了神秘顏色,卻與清境的濃郁觀光色彩不同,瑞岩部落有著簡單、純淨、自然的風光,並沒有隨著 921 大地震的遷移,而覆蓋掉過往族人們生活的足跡,在此,有著泰雅族發源地的「泰雅聖石」,跟著「鹿鳴山谷」的回鄉發展,讓舊瑞岩部落得以有不一樣的生活樣貌與新的目標,能藉此更多喜愛著台灣深度旅行與想要了解泰雅文化的旅人們,能有一個認識並讚嘆的部落。
從嘉義高鐵站出發沿著台 18 線省道,最後抵達於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客中心,一路上也是通往阿里山公路的主要道路,也俗稱阿里山公路。這次,跟著台 18 線公路到茶園探望茶葉的美,喝杯高山茶看著隙頂的雲海漂流,到優游吧斯看著鄒族文化表演,體驗手洗愛玉與烘焙阿里山咖啡豆,住在石棹看夜晚的琉璃光感受一年四季都截然的不同阿里山風光。
尖石,有著全新竹縣 1/3 大的面積,在綿延不絕的山頭感受森林內的呼吸,踏進泰雅族的文物與生活狀態,聆聽一個又一個的長老口中的故事。山上的溫度,總是這樣冷冽,從早到晚的溫度變化,更能感受到每一分每一秒呼吸的頻率,一下陽光一下雲霧,新竹山上的部落宛如天空之城般的雲霧繚繞與充滿神秘感。
阿里山兩日遊來到茶山部落,住在「只在此山中」民宿,晚上吃火鍋又參與捏陶 DIY,來到茶山部落住一晚,悠閒隱藏在深山中,晚上看星星聽蟲鳴、跟著民宿中的可愛狗狗與貓玩耍,生活步調慢下,可以發現更多生活上的人事物。
新美尼亞后薩獵人營以主打鄒族打獵文化為主,來到阿里山南三村,我們學習著搭建獵寮、吃著獵人餐、學習放置陷阱、了解過去的獵人到底是怎樣製皮。這些有趣的事情都在阿里山新美尼亞后薩獵人營!
來到阿里山南三村,到新美部落野一回,新美尼亞后薩獵人營以主打鄒族打獵文化為主,體驗各種不一樣的打獵方式,但這回,我們要圍繞著營火聽著鄒族音樂「那麼古謠樂團」,改編不一樣的鄒族傳統音樂,從生活上體驗音樂的美。
達娜伊谷的美,有著清澈見底溪流與滿滿的壯碩鯝魚,深在嘉義阿里山中的山美部落,也是台灣第一家由民間所推動的生態公園。附近的福美吊橋和山美吊橋,也是其中阿里山山美部落的兩大景點,見識到達娜伊谷的自然風景,才能體會曾文溪上游還有這樣的阿里山秘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