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造老屋大作戰,是我們這次前來部落學習工作營「一起 MINANAM 電光」的主軸,透過跟在地部落人們交流的形式,我們親手改造老屋,以感謝電光部落人們對我們的分享。用電光部落有名的竹子裝飾,用油漆彩繪部落地圖。
跟著 4 位電光職人和 1 天的生活,體驗 n 種技能。這是我們在電光部落部落工作營的第二天,跟著咖啡達人黃瀚上山採著咖啡果實,體驗洗淨、脫皮等工作,再學習不同的咖啡豆處理方式,泡著不同咖啡喝杯屬於自己的味道。這是很難得可以近身貼近一位達人,跟著他學習一天的故事。
電光部落,一個位於台東關山附近的部落,有著竹炮聞名的雷公火之役。這次跟著縱谷原遊會的部落學習工作營,來到電光部落一起 MINANAM 電光,跟著四位電光職人學習一天的深度技能,參與詮釋電光部落的雷公火之役,放著巨大聲響的竹炮響徹雲霄,改造電光部落的在地老屋裝潢並給部落一個新氣象。
從太魯閣族一年一度的感恩祭,讓我們走進部落的生活與體驗在地,這次太魯閣族感恩祭 2019 就在花蓮萬榮鄉的消防局萬榮分隊前的大草地舉辦,隨著節奏走進太魯閣族歡樂的歌舞與相關文化傳承。每年到了小米割收後,就是太魯閣族全體進行感恩祭,感謝祖靈的重要季節。
我們在吉拉米代部落,用一桌餐桌美食,換一個在地部落的故事。前一篇已經講了吉拉米代部落的故事、百年水圳和天空梯田,獨特部落中才有的特殊自然景觀,這次,讓我們在地享受阿美族才有的採集功力,吃著在地的野菜與食材成為部落中的美味,拿著傳統的八卦網在純淨的溪流裡面補著生命力。
從水圳至梯田,從人文至部落,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豐南村,在 2012 年開始被登陸為「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」。在這邊眺望著天空梯田,跟著巡水人走至百年水圳,那清澈的水源孕育了這附近的生物與「哈拉米」,跟著哈拉梯田餐桌上的部落美食,用一桌餐桌美食,換個一個部落的故事。
敲著杵,聽著布農族獨有的八部合音,跟著馬遠部落的長老祈福,走向盤根錯節的巨大榕底下吟唱著,站在有阿凡達秘境之稱的馬遠部落,看著潔淨透光的溪水和各種色彩不一的礦石的大石頭,呈現獨一無二的自然人文風氣。
你或許不知道織羅部落,但你也曾經看過或聽過齊柏林導演所拍攝的電影「看見台灣」中,有個令人驚豔的一個畫面。那是從空中所拍攝的「稻田中的大腳印」,這些大腳印就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春日裡中「織羅部落」。這次,前往了織羅部落,逛了部落導覽,跟著在地的部落人們體驗在地的米彩繪 DIY,吃著織羅部落才有的葛鬱金、金多兒筍與在地的稻米所形成的一桌美食。
霧台鄉,一個屬於屏東縣地勢最高的魯凱族部落之一,其平均海拔都為 1000 公尺以上,有著豐富的魯凱族文化,像是隨處可見的石雕、岩板巷藝術街上可見許多充滿文化特色的彩繪,另外還有編織工藝等等。這樣的霧台,目前由霧台、神山、伊拉,三個部落合併而成並各自形成了獨自的特色。這次,跟著黑崎我走訪三個霧台中重要的部落,深入並且體驗他們自然的生活模式與在地文化,可以搭配各種不同的遊玩方式,像是霧台一日遊或兩日遊...
有雲豹的故鄉之稱的神山部落,有個部落廚藝學校,盡情地融入部落在地文化,了解如使用部落中的原始食材做出各種特色餐點,簡單方便又不失傳統美味。從一開始的認識食材與原料,到部落田中採集,至後續的食材處理與製作,更能讓前來的遊客體驗深入部落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