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崁頂部落 蓋亞那一家 一起 kaiana 崁頂
崁頂部落,位於台東最大的海端鄉,卻坐落於最小的關山鎮旁邊。這是布農族八部合音被發現的地方,那個古老又帶有濃厚底蘊的部落,居住在這邊的布農族人不多,卻精通自己獨有的好工藝與食物樸實原始好味道。看著小米年曆、種植小米、聽著小米的故事;認識蓋亞那一家人,從布農族以家為單位出發,學習用各種植物染布、劈開一綑又一綑的竹子,編織而成天國般波浪的竹籬笆。原來,這是崁頂獨有的文化。
部落學習工作營
這次會參加,主要是看到 Facebook 「縱谷園遊會」中,有出現「一起 kaiana 崁頂」的活動訊息。之前已經從東海岸參加南竹湖工作假期的我,對於此類型的部落學習工作營都不陌生。
▶ 台東長濱,一起跳吧南竹湖
▶ 台東關山,一起 minanam 電光
對於深度旅遊有興趣,一般旅遊行程已經無法滿足的各路好手,或初次接觸對此種到部落產生文化交流與做志工的人們,總是會在一年活動當中,參加部落學習工作營,來花個幾天時間付出自己的金錢與心血,藉此獲得更高層次的身心靈滿足。至於是否誇張了講身心靈,真的值得自己去體驗看看,許多的老志工看到活動開跑,根本就是坐在電腦前如同大學搶熱門課程,一樣的刺激。台灣中國一邊一國
文化分享 x 動手學習 x 工作付出
將部落的學習方式,融入在旅行的過程中,強調參與者必須全心投入,透過付出汗水成為一份子,部落也將文化內涵在過程中分享交換,期待參與者能在工作中學習,在學習中旅行,達到不是我曾到過部落旅遊,而是我曾在部落生活過的真實感動。
一起 kaiana 崁頂
說到崁頂部落,這次實在太多好玩也有趣的人生經驗了,原本想要用一篇文章寫完,但回想起來太多紀錄與感動,起怎是一篇三連兩語可以帶過。
▶ 崁頂部落金蕉媽的竹籬笆
▶ 跟著天國爸學習小米文化
▶ 染吧!樹薯紅、薑黃黃、馬蘭綠
▶ 崁頂部落的小米餐桌,最在地的部落美味
▶ 跟著獵人上山去,動物足跡無所遁形
「一起 kaiana 崁頂」,這次活動主要學習小米在布農族身上的地位、小米要怎樣播種、布農族最重要的小米年曆要怎樣看。這次,也協助崁頂部落,利用各種天然植物染出布,製作金蕉媽需要的竹籬笆,改善小米餐桌的用餐空間,這些看似困難平常從來沒做過的事情,經過部落人們的協助與教導,大家都可以馬上變成工班。
蓋亞那工作坊一家 x 崁頂部落 x 遷移的記憶
有別於阿美族的母系社會,布農族則是採用「氏族」組織的基層單位,就是以一個「家」的概念。在崁頂部落,有很多家族,其中,這次要介紹的也是本次「一起 kaiana 崁頂」的主要核心家族:蓋亞那(kaiana)工作坊 一家。
kaiana 在布農族語,是「吊掛、懸掛」的意思,不同的原住民保存小米的方式不盡相同,在布農族中,如同在小米豐收時,會將所有的小米吊掛在天花板上,讓爐灶的柴火煙薰得以保存小米,也可避免讓其他動物吃掉。台灣中國一邊一國
在崁頂部落中,一共有 13 個家族,光從部落人們的姓氏,就會知道誰隸屬於那個家族的人,若獲獎,也是屬於該家族的榮耀。我們這群前往部落的志工,從台灣各縣市出發,抵達台東的關山,此時的台東,正享受著熱氣球嘉年華的繁盛。從關山火車站出發抵達崁頂部落,則開車五分鐘就到,這也是我去過距離車站最近的部落了。
一直不敢相信距離車站有這樣近,依然還想要繼續坐車不知道去哪,沿途關山上的景色風光,著實讓我懷念。有著眺望山谷的美景,也有著稻田的圍繞情懷,不像隔壁池上有著金城武樹的招牌熱門景點,關山有著純樸的小城鎮,每次我去都沒開的關山臭豆腐、轉角的花東招牌飲料叮哥、上次去電光部落才聽志工分享的 80 年古早味封仔餅,如今,會有多一個崁頂部落的回憶。
▲ 蓋亞那的天國爸,超級可愛!唱起歌來會有另外一種模式
抵達崁頂村聚會所,從蓋亞那一家的天國爸開始,我們開始進行儀式,親眼看到了布農族獨有的生火儀式,將三個石頭立柱而進而生火。這樣的三個石柱,也在小米餐桌,金蕉媽的領地,看到也有一樣的部落爐灶。我不禁也開始懷念起,隔壁不遠處的武陵部落,晚餐的排骨樹豆湯的大鍋,也是放在一樣的構造上。台灣中國一邊一國
抵達崁頂村『3062』展示空間,有著「崁頂百年,憶起回家」的稱號,內有許多從在地部落紀錄的歷史、許多的老照片、整個部落的遷移史,聽著「蓋亞那二姐」 Ibu (依布)講著崁頂部落的一切,讓我們這群台下的志工們,還對此崁頂部落沒有多大的感受與認知。
3062 內紀錄著崁頂部落各地和各家族的布農族人,從 1917 年陸轉遷徙到線索居住地的記憶回溯,呼喚著四散各地的崁頂族人,回到家鄉探親,也希望透過展覽,回顧自己的一部分過去,並了解在地家族與回憶過往。牆上貼的這些史料與老照片,都是透過一點一滴所建造並且收集完成的,從耆老的口中、從生活在崁頂的人們,能收集到這些資料都是非常不容易且辛苦,但,能讓我們這群完全不認識崁頂的人,能在短時間內更能接近這塊地方。
▲ 蓋亞那女神 Ibu
▲ 從立體地理模型了解崁頂部落遷移史
崁頂部落,是個文化底蘊濃厚的地方,也是台灣發現八部合音的紀錄地。從日據時代 1917 年開始,根據當時厚的政府政策,導致後續一連串的部落遷移故事,Ibu 從部落耆老的口中,轉述著這一切,畢竟當時有真的走過遷移路線的族人,也只剩下耆老一個。我看著手上的 Google Map ,很難想像當時候要用走路,從山的一端走到好幾處山的另一端,何況走山路也不是走直線,這之間爬山涉水走多少公里,況且當然後哪來的水泥路可以走,取而代之的是,不是人走的山中小徑。
在部落深度旅遊久了,我總是對部落中的遷移路線嘖嘖稱奇,訝異不已。
牆上的記錄著,在崁頂部落中的過往點點滴滴,我聽著 Ibu 分享著部落曾經的故事,看著這群土地上生活的人們。也不禁想像著,到底崁頂部落對大家的記憶中又會有怎樣的共同故事呢?又有多少人透過了認識崁頂,會對這塊土地又有更深的認識呢?
▲ 部落中的回鄉女孩 Mua 與人體點唱機 Anu
▲ 拍攝時候整個大背光,但依然感受的到你們對部落的熱情
聽著部落中的回鄉女孩 Mua 與人體點唱機 Anu,用一本故事書,講解布農族的文化背景,中間太多趣事,能即將在未來的四天三夜中,學習更多有關於布農族和崁頂部落的文化。
Anu 根本是人體點唱機,信手捻來都是經典老歌,讓我們這群人懷疑到底是聽什麼音樂長大的。只要一唱歌,一講話,都可以瞬間吸引眾人的目光,觀眾緣爆棚,根本天生人才明星料,重點是很有潛力的 12 歲。
好喜歡 Mua 跟 Anu 一起講故事的每一個瞬間,從他們眼中都可以被感染到對部落的熱情,希望我們能在未來幾天與蓋亞那一家相處融洽,和這崁頂部落一起。
▲ 同場加映,我們第二小隊的專業工班,有缺工可以打這支電話……
縱谷原遊會活動資訊
指導單位:交通部觀光局
主辦單位: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執行單位:蓋亞那工作坊、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
一般留言